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评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明确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以下简称“审核评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第二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的评建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各项迎评促建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 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渝教督发〔2022〕3号)和《长江师范学院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标教育部和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的具体内容,总结梳理学校2017 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来的整改成效及制约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审核评估,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委对本科教育教学的全面领导,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夯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主体责任;进一步巩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评估理念和“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的发展思路,优化学校顶层设计,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完善“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明晰校、院、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人才培养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进一步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加快推进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牵头校领导:向小川
2.组长:徐宏凯
3.成员:吴文、李世春、谢艳、钟昆明、郭革力、谭海军、彭福荣、冉明仙、邓清华、祝国超、何悦、罗文宝、何远秀、熊健杰、林昌盛、姚闯、黄辉胜、王宝珍、文桃、郭红力、黄金龙、黄江波、王殿东、周永红、傅小彪、刘官元、唐玲。
四、具体工作任务
1.聚焦“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及任务分解表”中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的“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及共享情况”“面向行业企业实际、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教材建设情况”“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和条件建设及使用效果”“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情况”等四类审核重点,组织二级指标责任部门,认真分析指标内涵、梳理工作内容、分析现存问题、明确任务清单、及时落实整改。
2.负责统筹支撑材料、总结凝练学校“教学资源与利用”的工作亮点,并按照自评报告要求,形成综述材料。
3.对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有关“教学资源与利用”的评建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与检查等。
五、工作进度
严格按照学校审核评估工作动员部署、自查自建、预评整改、接受评估、总结整改、持续改进等六个阶段的工作安排,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各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主要任务如下。
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11月)
对照2017年审核评估以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效,认真分析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的审核重点和指标内涵。制定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的工作方案,细化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二)自查自建阶段(2023年11月-2024年6月)
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组织二级指标责任部门、教学单位按照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中的分工,对照指标体系中内涵说明,在精准分析审核重点和指标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工作内容、分析现存问题、明确任务清单、及时落实整改。尤其须落实二级指标责任部门、教学单位开展自查,列出部门问题清单,形成建设方案,进行针对性建设,形成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
任务清单应分级分类管理:“分级”体现的是一级指标牵头单位教务处,梳理面向学校评建办的总体工作清单。同时,一级指标牵头单位教务处对二级指标责任部门下达细化的工作清单。“分类”体现的是 “教学资源与利用” 一级指标的工作精准性,评建工作任务应包含但不限于制订新文件、修订旧文件的“制度建设”,支撑校企资源共建的“机制建设”,课程资源库、案例库、教材、融合智能技术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相关的“资源建设”,以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互联网+”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来源于学科资源和科研成果的材料提炼,学校将学科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实施情况及典型案例材料的提炼。
(三)预评整改阶段(2024年7月-2024年8月)
1.配合学校预评估总体工作,依据预评估专家反馈的意见,制订 “教学资源与利用” 一级指标组内的整改方案,全面整改建设和完善。
2.围绕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相关工作内容,就学校所做的工作和成效,对相关人员强化培训,进一步统一认识。
(四)专家评估阶段(2024年9月,具体时间由市教委确定)
1. 配合做好审核评估中的访谈座谈、听课看课安排、自评材料、专家案头材料等。
2.根据专家入校评估任务,配合做好听课、访谈、调阅等安排等。
(五)总结整改阶段(收到《审核评估报告》两年内)
根据市教委反馈的《审核评估报告》,针对排查出的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找准问题原因,就涉及到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相关工作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建立整改问题台账,明确整改任务分工和时间表,提出整改举措,预期整改目标和成效。按照整改工作台账,认真开展整改工作。
(六)持续改进阶段(长期坚持)
坚持本科教育教学持续改进机制,对本轮评估所涉及的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相关工作内容,结合评估中找准的问题、制定的工作计划,持续改进。
六、工作机制
(一) “传接分工”组织体系
学校建立评估工作的组织体系,纵向分为三层:领导决策层(领导小组)、协作推进层(评建办+一级指标项目工作组)、落地执行层(各教学院部)。作为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严格执行学校的“纵向三层”工作体系,协作推进审核评估工作。
(二)“协作推进”制度体系
按照学校制定的 “三个定期”推进的制度体系,推进审核评估工作。一是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和教学院(部)工作组跟进召开会议,落实领导小组例会精神,完善工作举措。二是建立定期任务发布制度。制定重点工作的时间节点进度安排,明确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发布任务、落实任务、验收任务。三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配合评建办提炼评建工作的亮点工作,为评建工作提供范式。
(三)“责任跟踪”督查体系
严格执行评建办制定的“责任到人、跟踪到位”的督查制度。每一项工作落实两个具体:具体的人、具体的任务。做到两个跟踪:评建督查工作组跟踪督查每个工作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组跟踪督导每一个人的任务完成情况。
七、工作要求
(一)持续学习
本轮审核评估全面对接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既是对学校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也是学校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的重要契机,将对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将严格按照《长江师范学院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及任务分解表》《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自评自建重点任务一览表》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各项任务,牵头组织责任部门、教学单位,定期组织专门会议,加强对评估指导思想、理念标准、程序方法等的学习研究,将审核评估作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声誉的难得机遇,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评建工作中。
(二)强化落实
审核评估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体师生员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协调共进。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将在学校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及评建办领导下,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对牵头下的二级指标责任部门、教学单位全面统筹,科学部署,强化落实。
(三)注重实效
在推进评建工作中,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将全面查找问题,及时实施整改,有序推进工作。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勇气,扎扎实实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长期制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资源与利用工作组
2023年11月19日